清潔直運對提升城市品質的意義與成效初步分析
關注垃圾,就是關心民生;保護環境,就是愛護健康;打造清潔,就是創造價值。清潔直運看似只是城市管理的一項具體任務,但其實質是中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到特定階段對于城市環境衛生工作的必然要求和選擇,蘊含的是新時期城市管理方式的發展、創新,它所帶來的是一種對傳統環衛體制的轉型與升級,是城市管理一場新的革命。
(一) 清潔直運帶來顯著“環境效益”(低碳效益)
清潔直運有效減少垃圾二次污染,帶來的直接是城市的清潔、提高和改善市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環境效益不可低估。①直運克服了傳統垃圾中轉過程次生污染對環境的影響。桶車直運直接減少了轉運環節,以下城區石橋地區為例,直運減少石橋地區三道轉運環節,據測算直運累計減少過程中生活垃圾暴露時間約6個小時。同時清潔直運每到到一處直運收集點,都鋪設地毯,作業完成后再打掃地面與擦洗廂體,真正做到一趟一清垃圾不落地、垃圾不暴露;②直運車輛均為國內新型密封式壓縮車,車廂車體采用進口鋼板、尾氣排放全部提高到歐Ⅲ標準,單車集污箱容積平均比普通清潔車增大500升,有效地避免垃圾滲濾液跑冒滴漏的現象,直接減少以往垃圾轉運中的路徑污染;③直運選定的車輛與目前相同載重的環衛車輛相比,其啟動、壓縮噪聲明顯降低,怠速噪聲平均下降達3分貝。雙動力直運車輛通過比較電能壓縮與柴油壓縮噪聲,平均下降達6分貝。公司目前還繼續與國內廣一流環衛車輛生產廠家如廣州廣日、青島中集、中聯重科、青海新路等配合,開展以車輛作業降噪為技術攻關課題,車輛在壓縮機構零部件合理配合度和改善液壓取力傳動性能等兩方面的技術改進,近期已經取得初步成果。④在中轉站改造提升工作中,清潔直運切實做到垃圾不過夜和污水不下漏,雙動力直運車就是“移動的中轉站”,車輛隨滿隨走,車走場凈(靜)。壓縮垃圾后的污水也一起隨車帶走,中轉站不下排垃圾污水,傳統的中轉站模式的“視覺”、“嗅覺”、“聽覺”三污染的現象得到較大改觀經現場抽樣監測,改造前傳統中轉站環境臭氣濃度達到234,超過居住區標準11倍,改造后臭氣濃度已降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居住區標準值;⑤中轉站改造采用雙動力兩用直運車后,新模式下電力零排放,無污染,噪聲值下降,節能減排效應明顯。